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公众版新闻中心媒体聚焦详细

大众日报:向着国内一流研究型强院阔步前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踏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发布时间:2025-07-03 08:43 本文来源: 大众日报

时代在砥砺中前行,历史在奋斗中书写。

1960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以下简称“山一大一附院”)成立。作为当时省内唯一一所干部保健院,医院自此踏上了砥砺奋进的发展历程。

历史从不辜负奋进者的跫音。一代代千医人艰苦创业,砥砺奋进,推动医院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国人文爱心医院”“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业内闻名,作为居省内前列、全国知名的三级甲等大型综合性医院,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甲子又五,初心不改;匠心仁术,再启新程。山一大一附院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正阔步迈向一流强院建设新征程!

 

党建领航

不断开创跨越发展新局面

从1960年建院,到上世纪70年代末成为面向社会开放的省级综合医院;从1995年获评省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到2013年和2019年两次顺利通过三甲复审,开启发展新纪元,再到新时代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预防、急救于一体的省级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省内又一医学高地……

六十五载栉风沐雨,几代人寒来暑往,数十载奋起直追。山一大一附院人铸就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品格,激励着代代医院人追求卓越、勇立潮头,书写了一部与时代竞走、与创新同行的跨越发展史。

“千医的成就,源于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创业,更源于始终如一坚持党的领导。”校(院)党委委员、医院党委书记孙志坚说,医院之所以改革有方向、创新有动力、发展有成效、和谐有保障,根本在于历届党委不断强化党建引领、提高政治站位。

进入新时代,在医院党委带领下,山一大一附院人铸牢为党为民的政治品格,锻造济世救人的硬本领,不断推动医院实现跨越发展。

2019年,医院划归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成为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开启一流强院建设的崭新篇章。

此后,两届医院党委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始终坚持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团结一致,心无旁骛,积极探索党建与医院中心工作紧密融合的新模式,努力打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党员干部队伍,激荡起再次创业的强劲势头。

借力大学的雄厚资源和优势,以建设国内一流研究型强院为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医院坚持人才强院、质量强院、管理强院,统筹医教研协同发展,大力加强内涵建设,重新优化调整学科设置,推动医院迈入内涵提升与跨越式高速发展的新时期。

2024年3月,中国共产党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会明确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的总体目标与发展战略——“11365”工程,对建设国内一流研究型强院目标作出了战略部署,推动医院改革发展事业再上新台阶,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

砥砺深耕,硕果累累。“十三五”时期,医院基本实现了“省内有重要地位、国内有一定影响的临床研究型三级甲等医院”的建设目标”。

进入加快推进一流强院建设的“十四五”时期,两届医院党委班子带领全院干部职工不畏艰难,众志成城,统筹疫情防控和医院高质量发展取得累累硕果。

医疗服务大提升,形成了“三级质控、全程管理”质量管理模式;发展条件大改善,2024年,医院以院区建设为突破,打造“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医院版图进一步拓展;核心指标大跨越,2021年、2022年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全国排名第44位,连续4年考核等级A+,初步实现了百强名院目标。连续4年在山东省属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取得优秀等次,其中2021、2022年连续两年排名第一。医院总体医疗服务水平和区域辐射能力跨入国内、省内第一方阵,标志着省内又一医学高地逐渐崛起。

六十五载沧桑巨变,新时代奋楫争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党委、省卫生健康委的坚强领导下,省千医人初心如磐、精神昂扬,不断开创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聚力创新

不断谱写高品质医疗服务新篇章

4月下旬的一个周末,山一大一附院器官移植多学科团队通力协作,以精湛技术单日顺利完成心、肺、肝、肾四大器官移植6台器官移植手术,6例患者喜获新生,再次彰显医院在器官移植领域的强大实力。

器官移植是医院的特色技术品牌。多年来,医院继续保持组织器官移植品牌优势,同时获得开展心脏、肝脏、肾脏、肺脏、胰腺等5种器官移植准入资格,成为全国器官移植执业资质最全的医院之一。先后开展了心肾联合移植、肝肾联合移植、心肺联合移植等移植手术,多例肝脏移植实现术中、术后零输血,移植数量和移植质量均居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

紧盯医学前沿,技术创新不断实现突破,为百姓送去健康福音。近年来,利用腹腔镜、胸腔镜、宫腔镜等开展各类手术已是该院绝大多数手术科室的常规,心血管、脑血管和大血管介入等各类介入手术走在了省内前列。

而全球新一代全景动态uEXPLORER探索者PET-CT、第四代双控制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一系列新型医疗设备、国际一流的全数字一体化复合手术室,又更好地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领先,离不开人才集聚。近年来,医院人才结构大为优化,人才优势进一步凸显,自主培养国家级人才实现新突破,高层次人才数量不断攀升,人才集聚效应持续增强,为建设一流强院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高级职称人员较2018年增长76.3%;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1610人,占职工总数的37.8%,其中博士占比15.5%。

人才汇聚,学科振兴。近年来,在“突出重点、发展强项、扶持特色”学科建设理念下,医院学科整体实力快速提升。被确定为综合类别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和呼吸专科类别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作为全省唯一一家省级综合医院获批山东省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建设单位,疼痛科获批全国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入选国家呼吸系统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储备库名单……

强大的人才和学科阵容,让山一大一附院建设一流强院的步伐加快推进,医院服务品牌更加亮丽。

“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为链条”的理念不断强化,医院打破传统学科划分和专业设置壁垒,自2021起探索专病专科中心建设,现有4个学科集群的专病中心,为患者提供重大疾病诊疗一站式服务,极大提升了就医体验和满意度。

门诊电子病历、医技检查预约中心、门诊分诊叫号系统全面上线,诊间结算、床旁入院、床旁出院全面开展;推行“一卡通行”工作,简化异地联网结算工作被中央电视台报道。

率先推出“慢病线上续方”业务,打通“医保脱卡缴费”功能,省内首家实现省、市医保线上脱卡缴费;搭建处方流转平台,2023年2月成功开出省属三甲医院流转处方第一单……

将人文理念融入服务,将大爱与温暖融入日常,山一大一附院努力打造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力促医患和谐。

2025年4月17日,医院与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千医·牍智智能编码大模型”发布活动。这是医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决策部署,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实践。

“聚焦人民群众多元化就医需求,我们要做智慧时代的先知、先觉、先行者,着力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新高地。”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田辉说,山一大一附院将继续落实省级头部医院的担当和责任,加快发展医疗新质生产力,探索建树智慧医院新标杆,为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千医智慧。

教研协同

不断为强院建设注入新动能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转隶大学后,作为医学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山一大一附院扛起立德树人使命,不断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加大教学设施投入,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内涵式发展。作为直属附属医院接受专家检查,协助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顺利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取得喜人成果。

为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医院不断完善医院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每年承担1800余名见习实习生的教学任务,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覆盖所有临床学科,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覆盖内、外等17个二级学科。医院目前拥有博士研究生导师70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31名,教学师资1100余人,涌现出一批高水平教学专家和团队。

医院的国家级住培专业基地增至26个,住院医师首次结业考核通过率在96%左右,稳居省内前列。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获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67项,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434项。

而科技创新上的有力举措,让一流强院建设步伐更加坚实。多年来,山一大一附院持续推进创新引领,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和能力。5年来,医院出台和更新15个科研管理办法,不断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强化产学研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集中优势资源,构筑学科建设高峰。临床研究走在全省前列,山东省临床研究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医院。

2025年1月,第一临床学院揭牌,医院医学教育开启新篇章。

笃行不怠走在前,继往开来挑大梁。今后一段时期,医院将在“11365”工程引领下,再谱高质量发展新篇。“11365”战略内容为:一个中心——坚持和加强党对医院改革发展事业的全面领导;一个目标——以建设新时代国内一流研究型强院为目标;三大战略——人才强院、质量强院、管理强院;六大行动——服务能力提升、人才队伍突破、科教一体发展、智慧建设引领、管理效益提质、职工幸福促进;五个坚持——质量第一融入全链条、人才赋能涵盖全要素、精细运营实现全覆盖、智慧建设联动全流程、人文导向浸润全过程。

面对美好蓝图,山一大一附院将坚决扛起建设国内一流研究型强院使命担当,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为健康山东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大众日报:向着国内一流研究型强院阔步前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踏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预约方式 专家查询 报告查询 互联网医院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