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公众版新闻中心重点新闻详细

外周介入医师的培养和学科建设

发布时间:2007-06-18 00:00
     介入医学是在各种现代影像设备的有效监控和引导下对疾病进行诊断及治疗的新兴学科,具有微创、有效的特点。它包括:心脏介入,神经介入,和除心脏及神经介入以外的周围介入,如:血管介入和非血管介入,肿瘤介入和非肿瘤介入等。与心脏介入和神经介入不同,外周介入诊疗技术已扩展到多种疾病、多个系统的诊断与治疗,渗透到现代医学的各个学科,已成为同内科学、外科学并列的三大诊疗技术,而且具有愈来愈广阔的发展前景。
    
     外周介入医师和学科的现状
     介入放射学起初由放射科医师引进,随着技术的提高和介入器材的不断改进,使愈来愈多的患者用非手术疗法得到有效治疗。临床医师逐渐认识并不断接受介入治疗的价值,纷纷“介入”这些技术,并称这些技术属临床专科,应由专科医生自己完成,甚至在部分医院有逐渐取代放射医师完成介入治疗的趋势。这样放射科医师与临床医师的阵地之争的格局初步形成。现阶段心脏介入和神经介入因专业性强,临床处理意外能力要求高,主要有专科医师完成,而外周介入因涉及到多个脏器或多个系统的许多临床科室,则比较混乱。从大学的综合性医院到市县级的基层医院不尽相同。
     外周介入由放射科或临床专科医师完成受多种因素影响,但主要决定于两者技术力量强弱的较量,亦受放射科设备的制约。目前,我国外周介入诊疗队伍的组成大多是以放射科为基础而成立的介入组,直接隶属于放射科的管理,人员组成大多为放射科出身的医师。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外周介入放射学尚未完全成熟的今日,在与临床各科竞争过程中,放射科介入医师深深体会到领地之争的危机感。表现在放射科介入诊疗的患者来源于临床科室的介绍和导向,若临床科室适应症掌握得不恰当或不推荐患者行介入治疗,则放射科介入医师就无病人来源。同时,放射科介入医师临床基础不足,处理临床意外事件能力欠缺,严重的制约了外周介入医学的发展。另一方面,部分从事外周介入治疗的临床医师同样也存在先天不足.反映在这些医师只有短期介入技术的学习,未经过全面培训,对介入学科的全貌认识不足,理解不深,对介入技术难以融会贯通,多数医师还兼有其他临床专科工作,未能经常从事介入实践,或时间、机会相对不多,更由于这些医师缺乏影像学基础作为支持,影响对疾病的解剖、病理及诊断的全面认识和正确判断,使介入治疗工作开展的准确性和目的性不强,更缺乏深层次和持续发展的后劲。
     可见,介入医学作为一个以多学科知识交叉为基础的新型临床学科,放射科医师或临床医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已无法满足现有的工作需要,因此,培养新一代外周介入医师是学科的特点和学科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外周介入医师培养存在的问题
     介入机构的审批未制度化(有些不具备条件的县级医院也在开展介入);介入医师的培训未规范化;这样难免出问题,轻者影响治疗效果,重者出现并发症甚至医疗纠纷,直接影响介入新技术在医院或科室的开展。
     从事外周介入的医师学科来源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在理论知识、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上参差不齐。从事外周介入的放射科医师补临床,临床医师补影像的渠道或途径尚未形成,亦无规章或制度来保证。外周介入医师继续教育问题尚未解决好,如:医科院校未开设此类专业、各类医院未单独列出此类专业职称、中华医学会无介入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无介入医学的专业杂志等。这些均严重制约外周介入医学的健康发展。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外周介入医师的培养和学科建设
预约方式 专家查询 报告查询 互联网医院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