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公众版新闻中心重点新闻详细

心外科TAVR团队完成一例极危重患者TAVR手术

发布时间:2020-01-02 09:43 本文来源: 心脏外三科 供稿: 郑晓舟
    2019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在我院数字智能一体化手术室内,经过TAVR团队成员们的精诚合作,顺利完成了1例危重患者的TAVR手术,取得了满意的手术效果。

    该患者是来自河南商丘的一位老年女性,近年曾经因为心衰多次在其他医院治疗,但治疗效果较差,病情越来越重,因心源性恶液质,患者极度消瘦,体重只有30公斤。2019年12月18日,患者因为“急性心功能衰竭”、在其他医院治疗无效后转至我院心外三科。住院后经过检查,发现患者主动脉瓣为极重度狭窄,瓣口面积仅0.4cm2,心功能很差,左心室射血分数只有30%。经过评估,患者外科手术风险极大,最佳治疗方案是选择微创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在医务处主持下,我院TAVR手术团队(包括心外科、心内科、麻醉科、手术室、医学影像科、心血管超声等)进行了病例讨论,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了严密的手术方案和各种预案。
 

    手术在2019年12月31日上午进行。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即出现急性心功能衰竭发作的迹象,呼吸急促,心率接近130次/分,血氧饱和度只有85%~89%。麻醉科吕蒙等医师果断沉稳应对,平稳诱导,顺利插管,期间始终保持血压的稳定。由于患者病情重,根据之前讨论的预案,体外循环的李培杰主任医师备好了体外循环,以在术中出现循环崩溃时能够及时进行循环辅助,心内科张勇、王聪、张玉娇等担任心脏起搏工作并应对可能出现的冠脉风险,心脏超声科的王海燕承担术中的超声监测,手术室许延栋、李玉敏等承担着术前的各种准备和术中全程配合。
 

瓣膜位置理想,造影没有瓣周漏

    手术过程中由于患者主动脉瓣口极小,每项操作都会导致患者血压下降,麻醉的压力极大。好在麻醉医师经验丰富,沉着应对,及时调整各种药物,维持了循环的基本稳定,避免了循环崩溃的出现。术者郑晓舟、雷印胜和苗强配合默契,在最短时间内将人工瓣膜准确植入理想位置。在人工瓣膜开始工作的一瞬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立刻得到改善,血压、心率完全稳定,造影和心脏彩超监测均无瓣周漏,跨瓣压差由145mmHg降至16mmHg,效果非常理想。
 

术前压差


术后压差
 
    随着社会步入老龄化,老年人越来越多,心脏瓣膜病成为老年人当中发病率非常高的疾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65岁以上老年人心脏瓣膜病发病率在13%以上,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是主动脉瓣疾病。主动脉瓣是心脏泵血最重要的“阀门”,如果主动脉瓣出现病变,心脏功能下降,全身供血不足,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胸闷、心悸等,活动能力受到限制,严重的出现心功能衰竭、晕厥、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等。而由于心脏有代偿功能,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一旦出现症状,患者情况将急转直下,其生存时间仅为2-5年,尤其是合并EF下降者,基本都在2年内死亡。长期以来,外科开胸的主动脉瓣置换手术(SAVR)一直是主动脉瓣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外科手术创伤大、需要体外循环、手术风险高,30%—50%的患者因为高龄、心功能差、存在严重合并症或恐惧外科手术等原因无法接受手术治疗。而主动脉瓣病变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呈火箭式上升,但高龄患者在以往大多只能保守治疗,往往在几年内死亡。

    进入21世纪,终于迎来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这一先进技术,为这些老年主动脉瓣疾病的患者带来了希望。TAVR手术是一种介入治疗技术,不需要开胸,主要是通过经股动脉穿刺,然后通过导管将特制的人工瓣膜送到主动脉瓣的位置,来代替原来有病变的主动脉瓣。TAVR避免了体外循环,也不需要输血,创伤很小,术后患者恢复很快,所以很受老年患者的欢迎。我国自2017年随着两款TAVR瓣膜的上市,TAVR技术在国内得到了蓬勃发展。作为一项高技术含量的医疗新技术,TAVR手术的开展需要很多个科室的共同合作,对医院的整体技术实力要求很高。

    我院于2017年下半年组建了TAVR手术团队,该团队由心外科、心内科、麻醉科、手术室、介入诊疗科、医学影像科、超声科等多个学科共同组成,囊括了上述科室中技术实力最强的专家团队。同时TAVR手术得到了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扶持TAVR技术的开展,使TAVR技术在千佛山医院得以顺利实施。经过两年的发展,我院TAVR团队已经完全能够独立开展各种复杂病情的TAVR手术。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心外科TAVR团队完成一例极危重患者TAVR手术
预约方式 专家查询 报告查询 互联网医院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